|
站群导航

学院主站

党政管理

教学系部

教辅后勤

欢迎光临 喀什职业技术学院-建筑与市政工程学院 !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资讯>详细内容

新闻资讯

根脉与视野:喀职院学子莒县研学构筑文化认同与使命担当
——建筑与市政工程学院“第二校园·协同培优”莒县研学纪实

来源:建筑与市政工程学院综合科 发布时间:2025-11-12 16:22:57 浏览次数: 【字体:

2025年11月8日,“第二校园·协同培优”的50名喀职院学子奔赴齐鲁文化重镇——莒县,开展了一场以“寻中华文明之根,铸民族团结之魂”为主题的深度研学活动。本次活动旨在引导学子从厚重的历史积淀与鲜活的文化现场中,汲取精神力量,深化对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认知,强化建设家乡、报效国家的使命担当。

图片5

 从“千年银杏”到“民族精神”:一堂生动的生命教育课

浮来山里,树龄四千载的“天下银杏第一树”,为学子们带来了超越课本的震撼。这棵“活化石”不仅是自然奇观,更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象征。在它面前,一场关于生命、时间与传承的思考自然展开。来自喀职院的学子们,自幼熟知“胡杨精神”。当东方海滨的“银杏之魂”与丝路古道的“胡杨之志”在思想中相遇,学子们深刻感悟到:尽管地理环境迥异,但坚韧不拔、昂扬向上的精神品质,是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基因。这堂课,让抽象的民族精神在具体可感的生命体上得到了双重印证,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文化认同与情感归属。

从“东夷文明”到“中华一体”:一场深刻的文明启蒙之旅

莒州博物馆是本次研学的核心课堂。从“文明曙光”展厅的东夷遗迹,到“莒国春秋”展厅的青铜礼器,一件件文物系统地揭示了莒县作为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的辉煌历程。

研学引导教师指出:“理解‘多元一体’,关键在于认识到‘一体’是由如星辰般璀璨的‘多元’共同构成的。”通过对比思考,学生们认识到,莒地文明、东夷文化都是中华文明宝库中不可或缺的瑰宝。这种基于实物的、跨越时空的文明对话,打破了学生们对历史文化的扁平化认知,构建起立体、宏观的中华文明史观,从内心深处树立起文化自信。

从“茶田实践”到“生态哲思”:一次浸润式的劳动与生态教育

在浮来青旅游度假区,研学从“观看”转向“体验”。学子们亲手采茶、制茶,在劳动中体会“一叶一芽”的来之不易,感悟“匠心”的实质内涵。这片依托良好生态而蓬勃发展的茶园,更成为生态文明的露天讲堂。他们认识到,无论是东海之滨的茶园,还是天山脚下的绿洲,可持续发展与对自然的敬畏,是通往未来的共通之路。这堂生态劳动课,将文化传承、劳动教育与绿色发展观念有机融合,赋予了传统文化以崭新的时代内涵。

图片7

  本次莒县研学,不仅仅是一次成功的“行走中的思政课”。它超越了简单的参观游览,实现了历史文化与民族精神的交融、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统一、个人成长与时代责任的结合。让喀职院学子在齐鲁文化的深度浸润中,铸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拓宽了历史视野与文化胸襟。我们坚信,这份独特的研学收获,将转化为学子们砥砺前行、建设边疆的强大动力,激励他们争做有根脉、有视野、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为民族团结和国家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