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桃李芬芳。在第41个教师节来临之际,建筑与市政工程学院以“AI赋能传师道,匠心筑梦育新人”为主题,通过“科技+温情”的创新形式,为全院教师送上了一份兼具人文关怀与时代特色的节日礼物,让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在智慧校园中焕发生机。
AI赋能:藏头诗里见匠心
“刘府贤良莅杏坛,印心昭昭育英贤。鑫光熠熠明前路,建业煌煌启新篇。”在专职辅导员刘印鑫的办公桌上,一幅嵌有姓名的藏头诗卡片与娇艳的月季花相映成趣。这是综合科历时2天,运用AI技术为每位教师量身定制的“智慧礼物”。通过深度学习算法,系统结合教师姓名、专业领域与教学特色,生成兼具文学韵味与职业特征的诗句,实现“科技温度”与“人文厚度”的完美融合。
“千山跋涉传薪火,桃李成蹊满塞光。”正是我院援疆教师、银龄教师、支教教师的真实写照。从曲阜孔庙的斗拱层叠到博格达峰的钢桁架凌空,从珠江钢索桥的斜拉张力到叶河管廊网的BIM脉络,从北坡雪线上的测绘仪到南麓绿洲里的装配式构件,他们用职教人的脚步跨越山海,从图纸到广厦,以建筑师的匠心培育匠才。
花语传情:一枝一叶总关情
中午13点,学院党总支书记曹冬梅手捧鲜花,逐一送到每位老师手中,每束花搭配有藏头诗和寄语卡片,既有点睛的岗位寄语,也有个性化的祝福语。已在我院支教一年的马伟杰老师笑道:“从教二十年,第一次收到这么‘懂我’的礼物。”
此次教师节系列活动,是学院践行“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的生动实践。通过将人工智能技术、传统文化元素与教育服务创新有机结合,不仅为教师营造了仪式感满满的节日氛围,更在校园中厚植了尊师重教的文化土壤。正如学院党总支副书记杨景斌所言:“我们希望用科技点亮温情,让每份祝福都成为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生动注脚。”
秋阳下的会议室里,教师们手持鲜花与AI寄语卡合影留念,笑容如金桂般灿烂。这份融合传统与现代、科技与人文的节日礼物,正化作砥砺前行的力量,激励着全体教育工作者在培育新时代大国工匠的征程上续写华章。




用户登录